2022金馬影展奈派克獎(NETPAC)入選十部作品短評(上)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今年影展片單排著排著,意外發現竟集齊了亞洲電影奈派克獎(NETPAC,The Network for the Promotion of Asian Cinema)的所有入選電影,皆是看片介有興趣、時間又OK才挑的,並非刻意衝著奈派克標章來。我和這屆作品實在有緣分,緣分強到本來因工作必須退掉的片,其他放映場次又剛好可以無縫再塞入;甚至原先沒打算看的片,還能臨時接到片商試映。
事實上,今年入選作品相較以往的確「親民」非常多,容易被影迷們選擇--首先,光台港澳作品就佔五部(2021年是三部、2020年則只有二部),比起以往做為主力的東南亞電影,文化相近、以華人為主角的片較能吸引台灣觀眾、觀賞時也較能同理代入;再來,今年作品入圍金馬獎的含金量非常之高,「最佳新導演」中除了《查無此心》曾英庭,皆在奈派克名單中,《黑的教育》、《白日青春》、《窄路微塵》、《花路阿朱媽》也都有演技獎項提名,而《白日青春》和《一家子兒咕咕叫》更是一舉入圍最佳影片,後者甚至擔任影展開幕片,話題性十分高。
(拿2020年對比:僅《南巫》張吉安「新導演」一項提名,其餘九部和金馬獎入圍作品完全沒有重疊;但從另一個角度想,也算是透過奈派克介紹這些沒什麼「本錢」搏取忙碌影展觀眾注目的電影,畢竟若有入圍金馬,行銷宣傳便沒必要再帶到奈派克,因為對普羅大眾而言沒有意義,但這也無法充分享受奈派克獎鼓勵、推廣之美意了。)
為了紀念難得用電影院設備將所有入選影片看好看滿(畢竟連亞洲電影觀察團都只有在試片室觀賞,沒有至影廳),想說乾脆寫一篇總評,順便表態一下個人的喜好,純屬好玩有趣,絕非秉持某種身為兩屆前亞觀團員、該對亞洲新導演電影盡推廣義務的使命感,因為我就是個效率不彰又愛拖延的懶人,自己那屆作品的影評都只寫了兩、三部便不了了之,最好是會突然變得如此熱血?(我好荒唐)
---以下順序僅依照觀看時間,與評價高低和喜好程度無關---
  • 《花路阿朱媽》(Ajooma,2022)| | 新加坡、韓國
    Directed by: 何書銘
台版電影海報,這片會上院線
講述沉迷韓劇的阿姨被兒子爽約,獨自參加韓國旅遊團,卻被天兵導遊丟包,而和熱心警衛大叔展開公路之旅的輕鬆歡樂故事。這片光劇情簡介就挺吸引人的,而新加玻資深甘草演員洪慧芳更憑溫馨自然的演技,成為本屆金馬獎唯一以喜劇殺進女主角名單的入圍者;飾演暖男阿揪西的「國民爸爸」鄭東煥,也成繼《無聲》金玄彬後第二位入圍金馬獎的韓國演員。
在新韓兩國共製下(資金雄厚到能找呂珍九本人來客串),本來預期會探討更多關於「現實韓國 vs. 韓劇韓國」之落差、或描繪瘋韓國對中年婦女生活起居和心神狀態之影響,沒想到大部分篇幅還是著重於旅遊烏龍事件以及其帶出的人際相處,導致「粉絲踩點」與導遊和阿揪西在旅途中分別以「代子/代夫」形象出現陪伴阿朱媽的情節,如同兩條平行線--簡單來講就是阿朱媽對韓劇以及鍾愛韓劇男主角的愛還不夠多,導致整個故事像是「發生在韓國觀光景點的空巢期阿姨思考人生、修補親情記」。
(同樣講粉絲文化,本屆影展長據觀眾票選排行的《春心萌動的老屋緣廊》做得好多了。)
而劇中劇內容和男主角魔幻寫實的短暫登場,皆是不錯的構想,卻沒有很順暢地融入劇情線;兒子的同志身分和突然其來越洋電話告解,僅是加深他與母親隔閡的功能性設定,導演並沒有用足夠篇幅去處理它。
一句話總結:概念好,劇本過分依賴巧合、細節待加強,但溫馨可愛看得開心,洪慧芳體貼不情勒的媽媽形象十分討喜、有觀眾緣
///
  • 《黑的教育》(Bad Education,2022)| 台灣
    Directed by: 柯震東
就算我對柯震東本人沒什麼太大好感,也不得不承認他最近幾年的演出確實可圈可點、形象多變,是台灣電影界目前屈指可數有票房號召力、明星魅力和演技,又能穩定產出作品的中流砥柱。
而他也逐漸從九把刀宇宙的熱血中二男主角形象走出來,由陳珊妮執導、其參與編劇並主演的短片《侵密》,便能看見他反思自身、將過往負面經歷化為揶揄諷刺的後設能力;而這次首執導演筒,雖然九把刀劇本風格之影響大到難以忽略,但在70多分鐘短小片長內,也可看到柯震東流暢的調度能力——一夜狂奔「轉大人」之旅,節奏緊湊少冷場,三名主演朱軒洋、蔡凡熙、宋柏緯之間的化學反應堪稱自然、使人信服,而該有的暴力場景和緊張感也都營造得不錯。
(雖然我對高中異男的髒亂、垃圾話與稱兄道弟仍微感不適,但好在片長不長,不致消磨太多耐心。)
不過綜觀十部作品,撇族技術面的優秀,《黑的教育》在格局和議題性上的確皆略遜一籌,簡單直接的敘事選擇讓電影少了點反思空間和餘韻,主角群太過幼稚的行為可能會讓離青春期太遠的觀眾缺乏共鳴的著力點。但電影也不一定得傳達什麼大道理,若柯震東有意往商業類型發展,會是個兼具知名度、人脈和話題性的潛力股。
一句話總結:簡單直接、緊湊流暢,聚集台灣當紅鮮肉演員,演出能量強,有挖掘高中男生逞強裝兇之下的自卑與恐懼之意圖,但礙於篇幅也僅點水般帶過。
///
  • 《阿諾是個模範生》( Arnold Is a Model Student,2022)| 泰國、新加坡、法國、荷蘭、菲律賓
    Directed by: 索拉育帕巴潘 Sorayos PRAPAPAN
以冷靜、節制的「冷幽默」風格諷刺泰國教育體制的腐敗(校園體罰、作弊槍手文化和以禮儀為名的思想控制),大量定鏡、擺拍式構圖和片段化敘事讓人想起Roy Andersson,但也導致場景之間的銜接並不太順暢,整體較像幽默短片集錦,而非一氣呵成的長片;而導演引用2020年「壞學生運動」文宣內容做為過場,次數太多反倒給我便宜行事之感,像是缺乏用影像將故事說完整的能力,才得依賴文字補充。
除了描繪學生運動、揭露泰國「黑的教育」之外,導演試圖運用主角阿諾「因諷刺時政遭驅離的外籍父親」,將電影的針砭層次由校園內上綱到整個國家機器,野心頗大,創作者想法清晰、執行力也高;然而本片對我而言最大的隔閡在於形式凌駕於表演,消磨了演員於拍攝現場能回饋的「有機」,造成影像清新可愛,人物行為和動機卻扁平蒼白之衝突——一方面使觀者難以融入並同理,一方面如此掌控欲強烈的創作方法,某種程度也和其餘傳達的反動與抗爭理念背道而馳。
儘管提出不少批評,但就「亞洲」和「新銳」兩方面,索拉育帕巴潘仍展現出了不錯的成果——拍出只能發生在泰國的故事,並在傳達社會關懷之餘,用不受綑綁的創意令人耳目一新——惟風格較偏鋒奇特,需要和觀眾對一下電波。
一句話總結:視覺風格強烈,構圖、用色皆有其可看之處,舉重若輕、不失幽默地講述青少年成長痛以及體制之惡,礙於篇幅,角色曲線較不完整,結尾收束力道也偏弱。
///
  • 《獨裁的豢養》(Autobiography,2022)|印尼、法國、德國、波蘭、新加坡、菲律賓、卡達
    Directed by: 馬克布穆巴拉克 Makbul MUBARAK
總觀這次入選奈派克作品,本片穩健自信的敘事節奏的確有著最不「新」的大氣,故事發生在印尼一小村落,主角一家為僕,父親坐牢、兄長出國打工,剩下少年獨自管理獨裁將軍的莊園。某日將軍為協助地方選舉和興建水力發電廠返回大宅,而少年在開車護送、日常瑣事打理與休閒相伴等貼身服侍中,漸漸從「伴君如伴虎」的維維諾諾、變成享受掌權者羽翼庇護好處的樂在其中,直到他目睹將軍政商勾結、為利益草菅人命的暴力惡行,震撼之餘,也開始對眼前這一切起了懷疑與反動之心……
全片未明說將軍背後勢力,但導向蘇哈托(Suharto)政權的意圖昭然若揭,不用指名道姓便能展現強烈的壓迫感,除了飾演將軍演員Arswendy Bening Swara令人不寒而慄的氣場功不可沒之外,導演也有效運用淺焦和近距離手持跟拍等攝影技法,營造看不清全貌的不安、加強角色緊張的心神狀態,配上不和諧電子音樂襯底,烘托肅殺氣氛;而攝影指導也時不時於焦聚外安置顏色鮮明的光源,並適時加入煙霧,讓光暈以凝固般狀態泛射進畫面邊緣,製造末日頹廢感,也為偏暗調、土灰系的鄉村田地增添色彩風格。
本片在大部分技術層面和演技發揮皆可圈可點,惟劇情編排稍嫌稀薄,觀眾應在將軍虐人的重大轉折處便可預期接下來發展,而故事也真毫無意外地往眾人猜想方向走(此時電影還有三十分鐘以上),導致結尾「應驗」時可說毫無驚喜、震撼程度被大大減低,且將軍對少年「最後反擊」的態度與前面鋪陳建立的個性差距甚大,不太能說服我,再加上這場關鍵的叢林戲實在太暗、看不清楚,技術上瑕疵將不可避免地流失掉許多觀眾之注意力與耐心。
一句話總結:風格成熟,影像和演員調度能力佳,但故事偏單薄,太過地域性的特殊情境設定或許會讓缺乏類似歷史記憶/經驗的觀者難以代入,編導尚未能做到「愈私密的愈普世」。
///
  • 《私密背叛》(정순,2022)|韓國
    Directed by: 鄭智慧
本片直指韓國社會的網路性犯罪和厭女文化,並由「工廠阿姨大叔黃昏之戀」這個少見角度切入;年僅27歲的導演鄭智慧展現超齡之劇本鋪排能力,主要人物塑造各個立體飽滿,台詞犀利、情感濃烈,惟兩場女主角崩潰戲碼(廚房與工廠)個人認為突兀了點,並非邏輯上無法成立,只是演員爆發式的表演選擇與全片安靜沉穩的基調搭不太上,使得觀者像女主角身旁「看傻眼」的配角們一樣尷尬,導演若能再循序漸進地給予引導,讓畫面多些空間、節奏多些呼吸,相信會使人更加信服並同理角色之心境狀態。
(現在的狀態看起來像是導演太生嫩,導致無能指導表演或給予修正指令,便讓資深演員自由發揮。)
除了洩漏私密影片的犯罪主線,我也很欣賞導演安排母女相處的細膩真實,充分體現女性創作者獨有的生活觀察,如:熱戀中的母親指點衣著樸素、鮮少化妝的女兒,認為上班時打扮是種「工作禮儀」,不論是在工廠或廢車廠上班都一樣,這展現韓國社會對女性根深蒂固的外貌要求與評價,儘管年輕世代想翻轉,但常常正是她們的母親以「過來人」的身分持續加諸壓力並深化慣習;而母親成為私密照外流受害者後,女兒為她奔波、報警、討公道,但在處理這一切之前,她看著窩在家抑鬱的母親,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廚房把尖銳物品和刀具收起,並火速整理行囊、從未婚夫家搬回,甚至對男方說「如果你覺得丟臉的話,也可以不要跟我結婚了」--沒有過多顯得風涼的言語關懷,而是用行動證明我對你的在乎,可說是深諳彼此個性、卻又不擅表達愛的親人之最佳寫照。
一句話總結:社會關懷心強烈,用眾多生活細節堆疊出真實感,使劇情能不被議題凌駕,而大膽描繪「不被喜愛的中年人情慾」本身便具有政治性。
///(下篇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花神沒有咖啡館
花神沒有咖啡館
「花神咖啡館裡面沒有花神,花神咖啡館裡面沒有花神咖啡館,花神沒有咖啡館和花神咖啡館沒有關係。」 1997年生,女,天蠍座,台北人,大學就讀戲劇系,但花更多時間看電影。在巨大的影像面前深感自己的渺小,想在轉瞬即逝的影格間留住些什麼,所以開始書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